20210810173117_muwbn_1.png

# 2016年初,人们都在循环听David Bowie的歌曲以此来悼念他的离世。

# Bowie的歌曲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尤其是在音乐和抒情方面,歌曲的最终演绎也非常完美。简而言之,他的歌曲非常完美,经得起任何形式的分析审查。

# 为什么是《SPACE ODDITY》?

《SPACE ODDITY》是Bowie的突破性单曲。于1969年6月20日在Trident Studios 录音室进行录制,并于同年7月11日发行。这是他的第一首在排名英国前五的歌曲,也是他的歌曲中第一首进入美国前20名的歌曲。这首歌曲在1975年11月成为了英国排名第一的歌曲。

《Space Oddity》讲述汤姆少校被发射到太空中之后脱离既定轨道(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也不能确定是不是故意脱离既定轨道)之后,迷失在宇宙深处的故事。歌名的灵感来源于 Kubrick的电影《2001: A Space Odyssey》,由于这首歌发行时间与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火箭发射的时间相吻合而且部分歌词的语气十分嘲讽(“Here am I floating round my tin can”),直到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安全返回,BBC才允许播放这首歌。

Bowie的朋友托尼-维斯康蒂(Tony Visconti)认为这首歌只是一个宣传噱头,所以拒绝制作这首歌,最后是格斯-达吉恩(Gus Dudgeon)在70年代为埃尔顿-约翰(Elton John)制作了这首歌。

虽然《Space Oddity》中有小部分歌词比较俗气,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立意和传达的思想是十分新颖的——一个迷失在宇宙中的宇航员的故事对于听众来说有一种永恒的吸引力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听众的共鸣——迷失自我、失去控制以及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这使得这首歌的意义直接超越那个时代。创作中蕴含的力量和茂盛的、多层次的音乐环境赋予了这首歌富有深度的情感,这种情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加深,虽然这首歌已经广为人知。

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决定对《SPACE ODDITY》进行可视化,有两方面的原因。

  • 《SPACE ODDITY》中所描绘的场景中拥有极其丰富的视觉因素(太空、火箭、Kubrick带来的灵感)
  • 这首歌不论是从哪方面来说,都十分完美

# 解构

# 解构可以被定义为将某样东西分解成独立的部分,以便理解其含义。

本文作者所在团队中的项目成员都曾参与过解构艺术作品相关的项目。

Valentina2009年参与了结构艺术作品的项目“闪耀--视觉解构”并分析了 Kubrick的电影《The Shining》,她主要负责研究镜头长度、人物外观和使用不同颜色对电影内部结构的影响。

Miriam在读音乐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是根据音乐录音来研究Anton Webern的表演风格,部分研究涉及到通过对音乐录音中的参数和特定的音乐时间及音调模式的分析来研究如何利用音乐来创造表演效果。

在这两个项目中本文作者所在团队的项目成员都有对艺术作品进行解析的相关项目经历,所以可以更好的理解艺术作品、揭示音乐模式、破解音乐作品蕴藏的深层含义的目的。

20210810173129_fnvbf_2.png

# 多维度分析

# 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决定对她们所做的可视化项目采取一种系统的方式进行可视化。起初,她们考虑将一个单一的可视化系统应用于许多Bowie的歌曲。但是最终她们决定从10个不同的维度去看同一首歌曲《SPACE ODDITY》。

这个系列中的每一张唱片从10个不同的维度对这首歌进行了数据可视化,但是唱片的部分格式是相同的——唱片旋转一周就等于歌曲的长度。

第一张唱片是对歌曲所讲述的故事的数据可视化。

① 叙述「NARRATIVE」

然后通过四张唱片将这首歌曲中音乐的各个方面进行可视化。

② 录音「RECORDING」 ③ 纹理「TEXTURE」

④ 节奏「RHYTHM」 ⑤ 和谐「HARMONY」

接下来的四张唱片是对声乐线条的可视化。

⑥ 结构「STRUCTURE」 ⑦ 旋律「MELODY」 ⑧ 歌词「LYRICS」 ⑨ 行程「TRIP」

最后一张唱片与前面所有的唱片都不相同,它将人们在听《SPACE ODDITY》时的情绪反应可视化——⑩ 情感「EMOTIONS」。

20210810173153_oba5k_4.png

20210810173221_dwvhs_6.png

# 数据

# 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的研究基于2009年《SPACE ODDITY》专辑的重制版本,这个版本是最受大众所欢迎的版本之一。

歌曲开始有一个很长的淡入时间。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剪掉了最初无声的部分,为了避免在每张唱片的开头有很长的空白,所以唱片的起始时间对应的是第一个吉他和弦弹出的时间。

Miriam通过反复聆听歌曲的方式人工收集了大部分音乐数据。通过利用Sonic Visualiser(用于分析音乐录音的免费程序)半人工方式收集了时间数据,还利用开源程序Audacity在2号录音中创建波形图像。

动画大部分是通过人工收集的,但是为了避免人工收集会带来的过多错误,部分动画是由Valentina和Mike Brondbjerg利用Processing直接从音频文件主音轨上生成的。这种人工收集数据的方式可以帮助她们更好的理解这首歌,而这种效果是无法软件收通过软件收集达到的,这需要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中的创作者通过对音乐的主观解读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她们对人物在不同时间演唱的情感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也对各部分应该被称作什么做出相应的判断。她们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甚至听到了一些官网的吉他版本略有不同的和弦。但这些都不会对最终结果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因为这些都只是对这首歌曲的探索,而不是最终数据可视化的结果。

分享数据

# 设计

# 各维度可视化最终结果都刻录在一个12英寸的光盘上。唱片旋转一圈相当于歌曲的演唱时间——5分17秒。

X轴是时间的坐标尺,从十二点钟方向开始沿着顺时针方向进行时间记录。Y轴根据不同记录显示不同的数据。Valentina利用视觉系统实现了所有的项目设计。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开始设想的唱片材质是黑胶唱片,但是由于黑胶唱片不能使用激光进行刻录,因此最终决定使用光盘进行刻录。

在12英寸的圆形光盘上进行数据可视化的工作,对数据可视化的进程带来了一系列限制。

首先,尺寸限制使得可视化方向必须选择可以使用线性时间尺度进行衡量的方向,而不能选择抽象的特征进行可视化。

其次,光盘刻录允许从径向进行数据可视化 ,Y轴显示的是“距离光盘中心的位置”,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度。Y轴在该项目中用于记录光盘黑色部分的内部(一般是指小图标或者距离光盘中心近的)到边缘部分(图标较大或者距离光盘中心较远的部分)。在进行音高信息可视化的时候,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总是把较低的音高放在光盘的外侧,因为较大的声波产生的声音频率较低,而较大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往往是低音。

鉴于必须采用视觉解码的方式进行数据可视化,而正常可以播放的唱片是不能在其上刻字的,所以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采用了雕刻光盘的方式进行了数据可视化。雕刻光盘意味着可以使用线条、字体、符号和纹理来传达数据,但是色彩只能使用黑色和白色,这也意味着海报也完全是黑色和白色。而本文作者所在团队的目标是使用单色的外观来创造鲜明的视觉系统,可以让人们联想到宇宙中的星星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黑白摇滚专辑封面,例如彼得-萨维尔为Joy Division的《未知的快乐》专辑所做的设计(对来自遥远太空的脉冲星信号的数据可视化

/image

光盘的圆形外形允许作者所在的团队在进行数据可视化的时候设计出像行星的环一样相互环绕的视觉层或同心圆。在许多利用光盘进行数据可视化的案例中,Y轴的线条一般都代表着唱片凹槽或者乐谱上的五线谱。虽然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在进行数据可视化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传统的音乐符号,但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使用了一些传统元素,比如使用线条来表示音高。另外,在进行数据可视化的过程中,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还从 John Cage 和 Brian Eno 的许多另类图形乐谱中得到了部分灵感。

本文中提到的数据可视化项目中使用的插图参考了库布里克的《 2001: A Space Odyssey 》(这首歌是Bowie写这首歌和阿波罗登月任务以及后来许多太空旅行的灵感来源)

本文作者所在的团队,使用Gill Sans字体做标题,用Inconsolata字体做标题和注解。(Inconsolata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被用于磁带和唱片封面,并且最近 被曼彻斯特标签I Hate My Records使用)。

# 动画制作

视频

  • 这部动画将Oddityviz唱片中的视觉元素与本文作者所在团队中创作的新元素相结合——漂浮的门,一个巨大的类似 HAL的眼睛,以及在唱片的最后,由成千上万的星星组成的大卫-鲍伊的肖像。

  • 动画的许多部分是直接从音轨中编码的,方便动画与音乐进行同步。

  • 一些视觉元素取自 Oddityviz的第三张唱片《 Texture》 ,其中每个图标代表了歌曲中该时间的的演奏乐器。

  • 当一个乐器符号出现在唱片表面时,代表该乐器在该小节中演奏。

  • 每个小节的图标都会更新,并随着音乐的播放逐渐消失。

  • Valentina 担任动画的艺术指导,为Mike创作草图。

  • 在Processing中,Mike制作了一系列的3D序列,展示了Valentina的可视化设计并为可视化设计添加了动画效果。

  • 定位乐器图标的时间是基于 Miriam收集的的音乐数据进行定位的,个别曲目的音频分析数据被用来为它们制作动画,让它们的可视化呈现更加生动。

  • 这两个可视化模型从多个相机角度拍摄,并作为全长、60帧、全高清的序列输出,并将在最终的动态作品中进行展出。

动画中的视觉元素是Valentina使用Processing和After Effects进行制作的。

# 项目制作团队简介

Space Oddity - a visual deconstruction, AKA Oddityviz, 是由设计师Valentina D'Efilippo和研究员Miriam Quick共同完成的关于David Bowie的Space Oddity的数据可视化项目。 该项目对Bowie的1969年的曲目《Space Oddity》进行了数据可视化,最终使用10张特别雕刻的唱片和海报,以及一个移动图像作品进行展示。每张12英寸的唱片都以不同的方式解构了这首曲子:旋律、和声、歌词、结构、故事和音乐的其他方面等新的视觉系统。

# 关于项目制作团队

20210810173301_s51km_9.png

Valentina D’Efilippo 是一位信息设计师,也是获奖书籍《 Infographic History 》的作者之一。她追求富有想象力和花里胡哨的视觉呈现效果,旨在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并提炼出其中复杂的信息,她的工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戏剧制作和展览,到编辑内容和互动平台。她早期的项目"闪耀--视觉解构 "采用了与本次可视化项目类似的方法,对 Kubrick 的电影杰作 《The Shining 》进行了数据可视化。

20210810173310_ndw4f_10.png

Miriam Quick 是一名数据记者和研究员。她的作品曾被BBC、QuartzIn以及formation is Beautiful发表,她曾与多位视觉艺术家合作,创造出以数据为依据的作品。她与设计师Stefanie Posavec合作创作的 《Air Transformed》 (该项目主要是将谢菲尔德的空气质量数据可视化成一系列可穿戴物品,比如项链和眼镜等)。她还拥有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音乐博士学位,在哪里使用专业的录音数据为她的表演风格研究的数据可视化提供信息。

点击此处阅读原文